青岛•帆船之都正在走向世界!
——青岛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奥帆委副主席杨军专访
《青岛画报》: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紧密的伙伴城市,青岛掀起了宣传奥运、推介城市的新高潮,并先后前往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美国和香港举行“2008相约奥运、扬帆青岛”推介活动和大型展览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打造青岛“帆船之都”形象。首先,请您谈一谈“帆船之都”的内涵。
杨军:青岛已有很多代表城市特色的荣誉称号,包括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等,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青岛要借助于奥运会走向世界,就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帆船之都”就是青岛走向世界的新的代表青岛城市形象的城市品牌。青岛是中国开展帆船运动最早的地方。无论是历史还是2008年的奥运会,都给青岛打造新的城市品牌带来了很好的机遇。而且,帆船运动本身也与青岛豁达的城市性格和“诚信、博大、卓越、和谐”的城市精神相吻合,它是追求卓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奥运,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话题,世界各国人民可以通过奥运走到一起,“帆船之都”就是青岛抓住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目标加快青岛发展最好的城市品牌。
《青岛画报》:随着推介活动的反馈信息,应该说“2008相约奥运,扬帆青岛”推介活动在宣传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请您解析一下我们的推介方法和形式。除了宣传方面,我们今后还将有哪些具体的行动。
杨军:“帆船之都”的环球推介活动我们主要采取立体化、多位一体的方式。所谓立体化就是指海、陆、空、网络这几个方面。海上我们通过现在的“青岛号”大帆船的中国东南沿海行,从去年的日本到今年春天的韩国再到最近去的香港,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2008年之前我们还将到更多的地方进行推介,让“青岛号”大帆船漂行在世界的海岸线上。克利伯大帆船的比赛,“美洲杯”青岛站等活动都是海上我们举行的宣传活动。陆地上我们先后开通了青岛--北京、青岛--上海、青岛--广州等五条“帆船之都•青岛奥运宣传列车”,并充分利用重大节会和到世界各地开展“2008相约奥运 扬帆青岛”环球推介活动,广泛宣传“帆船之都”。空中和网络上主要通过国际航空公司的机上读物和视频、国际知名网站、青岛新闻网等来宣传奥运,宣传青岛。多位一体的宣传方式,不仅仅是宣传“帆船之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世界全面的认识青岛,让青岛走向世界。多位一体的推介活动,包括奥运城市形象的推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旅游推介。随着各项活动的进行,“帆船之都”的内涵将越来越丰富。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帆船之都”仅仅叫得响亮还远远不够,在硬件建设上的实际行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青岛的国际帆船运动中心作为中国的帆船基地,将面向世界,吸引更多的人,成为一个著名的训练、比赛、运动和奥运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将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在国际赛事上拿到好成绩的运动员。并且不断加快和完善帆船中心和沿海一线帆船俱乐部的硬件设施建设,策划好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与活动。明年8月份,奥帆赛场馆主体建设可以完工,这就有了一个整体的形象,然后我们还将在“帆船之都”品牌之下打造一些有影响的项目,比如说帆船周或是帆船节,营造一种帆船运动和文化的氛围。作为人文奥运的组成部分,我们将争取把奥帆赛基地作为帆船运动的博物馆,把青岛、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帆船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将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紧密结合,让“帆船之都”这一新的城市品牌在世界上产生更大的影响。
《青岛画报》:从雅典奥运会到现在,您先后到过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参加推介活动,请您谈一下不同国家对“帆船之都”的反应,我们预期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了?
杨军:应该说要感谢奥运,感谢北京。奥运给中国带来了好的机会,北京又给青岛带来了好的机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的主体口号,那么我认为青岛与北京是“同一个使命,同一个行动”。青岛过去是以青岛啤酒闻名于世,现在就应当让世界通过奥运、通过帆船来了解青岛。现在海外总体来讲对青岛打造“帆船之都”形象还不是很了解。随着2008年的倒计时,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到北京,聚焦到青岛,借助奥运的青岛“帆船之都”的城市品牌会越来越响亮。从我们到过城市的强烈连锁反响来看,我们预期的目标是成功的完成了。我们每到一地,当地的市民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纷纷表示2008年会到中国,会到北京和青岛。今后无论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我们都会把“帆船之都”这个城市品牌推介出去,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青岛•帆船之都”一定会借助奥运在世界叫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