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至9月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海洋局、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获得圆满成功!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秉承“传承奥运精神 发展蓝色经济 打造帆船之都”的核心主题,以创建‘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核心载体和‘蓝色经济核心区’的品牌节庆作为办节宗旨,以开展国际奥帆文化、赛事交流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世界帆船名人系列活动”、“全球历届奥帆赛及国际航海优秀文化作品征集评选展览活动”、“五赛一营”等一系列高端帆船文化、赛事、交流活动,最大限度放大帆船运动产业在发展蓝色经济方面的集聚效应,成为一届运动与文化、激情与梦想、竞技与娱乐相互交融的奥林匹克文化和帆船运动盛会。
本届帆船周创下多个“历史之最”:450名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6个城市的青少年帆船运动员参加第三届青岛国际OP帆船训练营,515件全球历届奥帆赛及国际优秀航海文化作品参展,606条帆船、帆板、游艇参加 “千帆竞发”海上巡游嘉年华,1300名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帆船(板)运动员、教练员参赛,5000名市民和外地游客参加了“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体验活动。
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得到国内外各界广泛赞誉,青岛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致信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对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的举办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希望奥运会帆船比赛对城市和市民的积极影响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并认为“青岛将注定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认为,青岛作为帆船城市,在世界帆船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奥帆赛给青岛留下一份丰富的遗产,并特别向青岛在奥帆赛之后,引进、培育诸多高端帆船赛事以及发展青少年帆船运动表示赞赏。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帆协主席王钧认为,青岛申办奥帆赛时,曾经承诺在办一届优异的奥帆赛外,更要为国际帆船运动留下宝贵的遗产。现在,我为此承诺的兑现而深感自豪,作为青岛人也为故乡的努力奉献打造出如此好的品牌而深感自豪。德国基尔市政府开发部部长乌维·万格表示:“去年我说青岛可能需要50年赶上基尔,但是现在我要更正一下,也许二三十年青岛就能做到,成为一个基尔一样的世界的帆船之都。”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代表德克斯泰尔认为,青岛在利用奥运遗产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堪称典范,为其他城市树立榜样。通过奥运帆船赛事及国际重大帆船赛事与全世界进行了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以世界眼光谋划青岛国际帆船周,探索奥运遗产利用的“青岛模式”,努力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核心载体和“蓝色经济核心区”的品牌节庆
(一)奥运精神传承助推青岛国际化进程,创办“蓝色风帆 引领时尚”国际帆船运动名人系列活动,45位国际帆船名人及中国部分沿海城市代表齐聚中国帆都,盛赞奥运传承的“青岛模式”
一是名人对话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彰显了奥帆城市魅力和帆船运动特色。国际帆船联合会主席约伦·彼得森,亚洲帆船联合会主席李全海,欧洲帆船联盟副主席杰奥·博京,青岛市政府副市长王修林,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副市长弗朗西娜·维拉,德国基尔市政府市场部部长万格,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瑞士洛桑市政府代表德克斯泰尔等18位名人嘉宾围绕“白色风帆 蓝色使者”“从绿色项目到蓝色价值 帆船运动助推城市发展”两大话题展开对话。嘉宾对青岛以传承奥运精神,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誉其为“青岛模式”,堪称世界典范。
二是名人高端访谈汇聚名人智慧,增强了青岛后奥运时代向纵深打造“帆船之都”的信心和后劲。首次推出的名人高端访谈,受到媒体的热烈追捧,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凤凰卫视、新浪微博等国内外主流媒体踊跃加盟。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帆船周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高端访谈时就表示,青岛在帆船运动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她向国际帆联展示出打造中国帆船之都的雄心和条件。
三是首次举办的名人帆船挑战赛,丰富和提升了名人系列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将成为今后帆船周奥帆文化交流板块的品牌项目。着眼于体现帆船运动的特色,广泛邀请名人嘉宾参与挑战赛,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欧帆联主席谢尔·博京,德国基尔市场部部长万格,前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船长莱万德等14位名人嘉宾踊跃报名参赛,展示技艺,近距离感受青岛帆船运动的激情与魅力。
四是名人啤酒沙龙活动将百年青岛的啤酒文化与航海文化巧妙融合,充分展示了青岛作为中国“帆船之都”和“啤酒之城”的东方文化和城市神韵,给海内外名人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充分发挥展会经济和文化功能,组委会策划推出名人啤酒沙龙活动,邀请名人嘉宾走进啤酒城,并在现场颁发了名人帆船挑战赛证书,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互动体验,让中外嘉宾充分感受到了青岛的激情、动感与时尚。 五是搭建平台,加强交流,促进了国际帆船运动的合作发展。名人系列活动不仅是国际帆船界一次富有成效的研讨交流,也为国际帆船运动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签署了中国青岛、韩国釜山、俄罗斯海参崴、台湾基隆四城市帆协友好合作备忘录,就加强帆船运动合作、推动青少年帆船运动发展、促进区域帆船普及等达成共识,将为今后整合东亚沿海帆船运动资源,推动区域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与德国基尔、法国布雷斯特签署三城市帆船节庆友好合作备忘录,在帆船节庆推广、帆船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六是巩固和拓宽了与国内外帆船运动组织和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国际奥帆文化交流和国际赛事活动,美中赛艇协会、巴基斯坦帆协、韩国近畿道帆协等帆船组织纷纷表达与我市建立合作关系的愿望。本届帆船周历届奥帆赛及国际航海优秀文化作品获奖单位—德国基尔帆船周组委会、泰王杯帆船赛组委会决定将奖金捐献给青岛市帆船运动协会,专门用于青少年帆船运动发展项目。美中赛艇协会更是表达了向青岛市帆协长期捐助资金,鼓励中美帆船交流和支持青岛高中、大学帆船运动发展的意愿。本次来青参赛两只船队自发筹资5000美元,捐赠了第一笔支持帆船运动发展资金。
(二)首次推出的全球历届奥帆赛及国际航海优秀文化作品征集评选展览活动,回顾全球帆船运动的激情瞬间,515件参赛(展)作品创历史之最,成为国际帆船运动界的一大创举
一是联合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世界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面向全球征集历届奥帆赛和各国帆船节、国际重大帆船赛事等优秀航海文化作品,并在青岛国际帆船周期间举办作品展。洛桑奥运博物馆、巴塞罗那奥运博物馆、德国基尔帆船周、法国布雷斯特航海节、泰国“泰王杯”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中国杯”帆船赛、日本帆协、美国百慕大皇家游艇俱乐部等3个国家奥运博物馆、5个国家帆协、13个城市及国际重大帆船赛事节庆组委会选送的515件参赛(展)作品。其中,瑞士洛桑博物馆提供的19幅历届奥帆赛招贴画系首次走出洛桑到国外参展。瑞典评委卡琳女士,在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精美航海文化作品时,十分震惊,连称“青岛组委会创造了奇迹”。
二是邀请国内外帆船运动界、奥林匹克文化艺术界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积极发动公众进行网络投票,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国际帆船联合会主席约伦·彼得森亲自担任特邀评委,由世界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主席、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弗朗西斯·加贝特,德国基尔市场部部长乌维·万格,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秘书长姚新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主设计师肖勇等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同时,在青岛市帆船运动官方网站和青岛国际帆船周官方网站开设网络投票专区,人民网、大众网等国内主流媒体重点推介。通过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两环节加权方式,德国基尔帆船周作品组团荣膺一等奖;法国布雷斯特航海节、世界帆船巡回对抗赛、青岛作品组团获得二等奖;日本海之日、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意大利站、“中国杯”帆船赛、瑞士圣莫里茨帆船巡回对抗赛、“泰王杯”帆船赛作品组团获三等奖。
三是精心策展,突出特色,全球历届奥帆赛及国际航海优秀文化作品展夺人眼球。8月20日上午在奥帆博物馆举行了全球历届奥帆赛及国际航海优秀文化作品颁奖及开展仪式,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与国际帆联主席彼得森、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代表等嘉宾共同剪彩,并为获奖城市颁发了一二三等奖。本次展览汇聚了全球各地精美而深具不同文化底蕴的优秀航海文化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观展市民和游客好评如潮。
(三)着眼于打造亚洲一流国际赛事集散地的目标,举办“五赛一营”为内容的国际赛事交流活动,来自世界20余个国家和地区13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赛事规模创下青岛历史之最 本届帆船周继续推出了“五赛一营”为内容的国际赛事交流核心板块,坚持培育“市长杯”国际帆船拉力赛、“鲁商杯”青岛国际帆船赛、“双星杯”青岛OP国际帆船赛三大自主品牌国际赛事,引进2011全国翻波板锦标赛、2011全国激光级和激光镭迪尔级帆船精英赛两项国家级奥运项目赛事,举办2011“体彩杯”青岛市帆船帆板公开赛等群众性帆船赛事,扩大赛事规模,提高办赛水平,在赛事规模和办赛水平上实现新提高。
一是赛事报名踊跃,参赛队伍日趋国际化,运动员水平日趋专业化。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7支船队、200余名运动员参加“市长杯”威海—青岛国际帆船拉力赛;来自俄罗斯、芬兰等国家45支队伍、300余名运动员参加“鲁商杯”青岛国际帆船赛;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的运动队200名运动员参加了2011全国翻波板锦标赛、2011全国激光级和激光镭迪尔级帆船精英赛;来自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7个城市及青岛市各帆船特色学校的450余名选手参加了本届训练营。
二是着眼于推动青少年帆船运动可持续发展,创建世界青少年OP帆船运动新品牌,形成青岛国际帆船周特色品牌项目。帆船营今年首次根据营员训练水平,推出初级营和高级营,制定相应的训练和竞赛计划,使训练赛事水平得到提升。期间,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等帆船名人与营员进行了对话。参营人员对训练营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606条各类船艇组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千帆竞发”海上巡游嘉年华与开幕式晚会亮点纷呈,成为本届帆船周文化活动的重大突破和经典品牌
一是海上巡游嘉年华全面展演帆都建设辉煌历程,成为本届帆船周推出的中国“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展示活动和开幕式的重要组成部分。600余艘帆船、帆板、游艇、摩托艇参与史无前例的海上巡游,空中数架动力伞和直升机先后升空,为“千帆竞发”巡游助阵;数千人组成的锣鼓队,沿奥帆中心、五四广场等沿海一线为巡游添彩,成为青岛建市以来最为盛大的海上巡游嘉年华活动,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帆船运动巡游盛典。
二是开幕式晚会彰显青岛魅力,仪式富有特色、尽显别样风采,营造开幕式盛典。参加“鲁商杯”青岛国际帆船赛、OP青岛国际帆船训练营的近百支参赛队,近千名运动员参加了开幕仪式,队伍庞大超过前两届。开幕式晚会汇聚了强大演员阵容,舞台灯光均是目前国内户外上乘配置。
(五)借力品牌赛事的带动效应,推出帆船普及体验活动板块,全面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充分体现青岛国际帆船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节庆特色 帆船周期间,在青岛奥帆中心主会场和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汇泉湾、第三海水浴场三个分会场面向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推出帆船、帆板体验周活动。
一是各部门互动,联合推出全民帆船体验活动,引领了社会公众参与帆船体验热潮,加速融入市民主流生活。组委会面向市民推出独具特色的“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体验活动。即:“百户家庭”,“百名海归博士”,“百名校长”,“百名工会主席”、“百名机关干部”、“百名团干部”帆船体验主题活动。
二是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与市民互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帆船体验,人们学帆船、玩帆船成为新的社会风尚。青岛电视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我市部分平面媒体分别开展帆船知识竞答、帆船体验。普通社会公众与海归博士“同台竞技,共同参与”等知识普及和互动活动,数万名市民参与其中。
(六)绿色风帆带来蓝色效应,30多项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与世界共享蓝色盛宴,较往届实现了规模层次的扩容升级,全面展示了后奥运时代奥帆城市的幸福生活
一是以纪念北京奥运会三周年为契机,文化体育活动全面传承奥运精神。组委会积极对接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两市合作举办了“奥城杯”青少年小足球训练营等活动,深化了后奥运时代两市在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印象·帆都”青岛航海文化摄影作品展汇集和展现了青岛百年帆船运动发展的浩瀚历史。青少年橄榄球比赛、“希望杯”高尔夫青岛站比赛、沙滩橄榄球、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为帆船周增添了色彩。
二是藉帆船之都的品牌影响力,帆船延伸海洋经济产业链,助推海洋旅游、帆船制造业等“蓝色经济”的崛起。注重与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两大金牌节会的互动合作,推出了“蓝海乐章”游艇帆船及高端消费品展、展览区、美食节、购物节等产业板块。青岛国际帆船周展示展览区由城市推介区、旅游纪念品展销区、帆船模拟体验区、世园会景观展示区等组成,形成参观、体验、娱乐、购物四位一体的综合活动区。帆船周美食节、奥帆中心商圈购物节进一步扩大帆船周的产业影响力,吸引了数十万市民游客观赏体验。
二、以国际标准提升帆船周筹备工作,聚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坚持政府主导,秉承奥运模式,强化全员协作,以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节日圆满成功 从2010年10月份起,全面启动了本届帆船周各项筹办工作。
(一)坚持政府主导的办节方针,组织工作、部门协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届帆船周举办工作,各级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帆船周被列入2011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同志亲临现场,出席本届帆船周开幕式等多项重要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从帆船周筹备到举办,自始至终关怀备至,多次听取筹备工作汇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臧爱民,副市长王修林定期召开组委会工作会议,靠前指挥调度。市领导的关心支持,是推动帆船周筹办迅速推进,圆满成功的重要基石。
二是组委会及成员单位精诚团结,积极努力,齐心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我市成立青岛市重大国际帆船赛事(节庆)活动组委会,建立了以市长夏耕为主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臧爱民和副市长王修林为副主席的组委会领导机构,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青岛市帆船运动协会。帆船周期间,市直各部门和城投集团调集部分人员与帆船协会共同组建工作机构。组委会50余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城市运行机制。市委组织部、团市委为人员、志愿者配备给予了全力支持。青岛口岸查验单位在各项赛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为青岛国际帆船周各项赛事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委宣传部的全力推动下,从报社、电视台抽调了专业工作人员,有力地宣传了青岛国际帆船周。市会展办协调组织形象景观布置,营造了良好的节庆氛围。市公安局的周密保障确保了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完成,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全程保障监督确保了医疗食品安全。市城投集团的全方位的场地保障成熟可靠。山东海事局、青岛海事局为巡游活动及帆船周系列赛事活动提供的领航、护航保障服务,保证海上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舆论先行的宣传思路,媒体报道、社会参与达到新高度 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市旅游局、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帆船协会等部门为本届帆船周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加大邀请力度,广邀境内外媒体参与赛事报道。据统计,专程来青参与报道的媒体24家,记者近50名,登记注册的记者100余人。其中包括:香港凤凰卫视、马来西亚新闻社、台湾台中广播、韩国文化日报、韩国中国经济新闻、韩国先驱经济报等重要境内外媒体,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新闻中心、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香港文汇报、中国日报、上海日报、环球英文时报、百度网、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中新网等中央、省级媒体,本市各媒体更是派出强大报道阵营全程进行采访报道。
二是精谋细划,科学安排,逐步升温,掀起新闻宣传热潮。按照节前媒体预热、节中集中报道、节后全面总结的宣传思路,全面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在北京火车站、大连火车站候车室电视屏以及青岛机场、时代广场、佳世客LED大屏播放“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15秒宣传片。在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青岛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倒计时牌。安排多家媒体集中采访了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等,并对各项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协调中国日报网“青岛—帆船之都”英文国际频道、新浪城市等网络媒体开设宣传专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帆船周开幕式进行了显著报道,时长达17秒,20日、21日山东卫视对帆船周开幕式等各项活动进行了长时间的密集报道,青岛电视台对帆船周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据统计,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的新浪微博在几天时间内粉丝达3000余人,此外,中国日报、上海日报、环球英文时报、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对帆船周开设专版进行专题报道。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办节思路,着力构建商业赞助、媒体宣传、市场推广三位一体的品牌合作联盟,商业开发、市场运作获得新突破
青啤地产冠名青岛国际帆船周开幕式晚会、鲁商集团连续三年冠名青岛国际帆船赛,双星集团全年帆船重大赛事(节庆)活动提供服装和用品、时空文化有限公司与组委会签订青岛国际帆船周开幕式晚会、帆船音乐节合作协议成为帆船周主赞助商。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银行、琴牌新希望乳业、黄海制药、邹志船艇、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商周刊、同步传媒等23家企业先后与组委会签订战略合作与赞助协议。
(四)坚持平安和谐的服务理念,后勤保障、礼宾接待体现新亮点
贵宾接待,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大力协助下,完成赛事贵宾邀请及领导嘉宾活动安排,高质量完成赛事期间贵宾接待工作。
抵离服务,共计完成包括机场,火车站及长途汽车站的138批次宾客的抵离工作,人数达672人次,各国运动员及裁判员601人次,特邀媒体4人次;提供抵离车辆服务112车次。
餐饮住宿,为外方赛事工作人员、组委会工作人员、赛事志愿者提供餐饮服务。根据各类客户群主要入住海尔洲际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青岛阳光新地酒店,合理制定餐饮住宿服务计划。赛事期间,提供餐饮服务共20天,总计供餐8500余份,发放瓶装水2.5万瓶,奶制品1万份,为嘉宾和记者提供茶点服务约200人次。
医疗保障,市卫生局采取现场急救、及时转运、综合救治的模式做好赛事伤病员救治工作。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和传染病防治服务,全面做好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食品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相关区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组建本次活动保障队伍,采取提前介入,驻点监督,重点巡查,应急处理的保障模式,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保障。 志愿者服务,在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协调下,采用高校定向招募和骨干选拔等方式招募、培训志愿者137名,服务累计提供服务达22400多小时。
安全保卫,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节日期间安保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挥协调。召集相关安保执勤单位布置安保方案,审批赛事票证,对停车场地、观赛区域进行划分,严格落实各项安保措施。
氛围营造,突出机场至青银高速、奥帆中心周边、香港路和东海路三个重点,采用临时增加灯杆挂旗、飘旗、楼体广告牌等宣传形式,营造了浓郁的城市节庆氛围。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安装了灯杆旗、围挡、背景板等形象景观。
青岛国际帆船周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充分发挥青岛蓝色经济区域的本土优势,以传承奥运精神,开展国际奥帆文化交流、打造国际品牌帆船赛事、推进全民帆船普及为核心,以“世界帆船之都—基尔周”为榜样,建设与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帆船运动接轨的国际化交流平台,铸就“青岛模式”的国际帆船节庆活动,正以大海般的脉动和澎湃,谱写蓝色经济的风潮,最终成就青岛繁荣、和谐、有活力、有品位的国际化城市梦想。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在各成员单位、赞助企业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青岛国际帆船周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