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巴特至大堡礁
在霍巴特停留了两天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第三段的征途。这一段从霍巴特到大堡礁,全程1600海里。预计到达时间12天。青岛号第三次穿过了巴斯海峡,这一次又是风大浪大。过了巴斯海峡,风浪还没有一点减弱的迹象。只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我们就到达了悉尼的纬度。在南半球进行从南向北的比赛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热一些。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休息的时候还躺在睡袋里,比赛到了后面,我们躺在凉席上也睡不着。
我们一度认为第一段比赛中南大洋的比赛是最有挑战的。这次船驶入了东澳暖流,发现一点也不容易。乱流从四面八方涌入,根本无处可逃,甚至不知道那个方向最应该注意。从悉尼就开始说再也不穿黄色干衣的外国船员纷纷重新穿上干衣,剩下的穿红色航海服的队员们也把袖子领子处紧紧扣好。这一段的天气变化非常快,乱流才过去不久,就迎来了阳光灿烂的好天气。天气好到远处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楼房都可以在船上看到。青岛号与PSP远程物流号追逐了很久,每个的情绪都很振奋,最终青岛号超越了PSP,我们很高兴,PSP船上的人兴致也不错,把远洋赛打成场地赛是比赛中可贵的亮点。
这一场比赛中我所在的是龙组,每晚12点到4点有整整四个小时在漆漆暗夜里。黑暗中Andy问Sophie,你最近有Igor的消息吗?Sophie说没有,但我相信他在默默关注着我们。大家随之沉默。Igor是原来青岛号的船长,剑桥物理学的博士,帆船实力跟他的物理实力一样超群。我们所有人都跟他培训过至少一周,他对我们非常严厉,我们却不讨厌他,因为这个情商低的孩子对帆船是真的热爱。在船队在里约Stop over的时候,青岛号为了援助搁浅的Lmax号,不幸搁浅。克利伯的创始人Robin爵士要求Igor带着船员把搁浅的船开走。Igor说他不会做对船员有危险的事儿,拒绝了Robin的要求,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跟大老板吵架这是智商多低的人才干得出来的事儿)。Robin爵士当时没说什么,在青岛号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到达南非之后,却迅雷不及掩耳的解雇了Igor。新船长Bob也是非常优秀的水手,少了培训时的磨合,剩下的更多的是职业性的客气。
船过了黄金海岸之后,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从乱流变成了酷热。白天在船舱里很难睡得着。浪不大的时候,就有下值班的船员去甲板上躺在帆上睡觉,甲板上也很热,但有风吹过一下子就舒服了不少。船舱里睡不着的人就聚在“客厅”聊天,听歌,这样本来就睡不着的队友们就更加睡不着了。到了晚上,澳大利亚人Craig想到一个好主意,把多余的床垫拿到甲板上,躺在甲板上睡觉。我们上值的人受了他的启发,也拿了床垫上来,坐在床垫上拉球帆,舒舒服服的坐下。一抬头是漫天繁星,仿佛置身于五星级游轮。
某一天下午,牛津女博士Caroline上来宣布,我们驶入了保护区,从这一刻起任何废弃物都不能扔到海里,这就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大堡礁地区,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在这之前,食物类的废弃物我们都放在可降解的塑料袋里扔到海里。最后的一段航行却是最难的,四周都是小岛,没有灯,只有一条窄窄的航道,航行的难度就像把线穿过针孔。所幸后面的船队离我们挺远,少了一些竞争压力,我们小心翼翼的开过。在清晨顺利到达艾尔利海滩,与深海不同的湛蓝色海水仿佛像我们诉说,欢迎来到大堡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