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作为一名青岛人,对于中国的现代帆船运动史咱们可不能犯迷糊。尤其是青岛,作为帆船之都,在我国的帆船运动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捋一捋吧~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过用于货运和交通的帆船,近代帆船运动起源于欧洲,19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进入中国。直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现代帆船运动的星星之火才开始逐渐扩散。迈入21世纪,和平年代下经济的快速增长让中国帆船运动开始腾飞。
1873年上海杯帆船赛
1873年,为庆祝上海开埠30周年,上海帆船俱乐部创办第一届“上海杯”帆船系列赛,这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帆船比赛,也是在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现代帆船赛。现代帆船运动作为舶来品开始在国内出现,德国租界也曾于1904年在青岛举办过帆船赛。
1934年飞尔杯帆船赛
1934年7月,上海公共租界举办的飞尔杯帆船赛,参赛运动员中唯一的中国人项莲荪获得冠军。新中国成立后直到60年代,沿海不少城市都相继建立了航海俱乐部。但文革期间帆船遭到悉数破坏,国内帆船运动几乎绝迹。
1953年 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成立
1953年,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成立,是国家体育总局的直属驻青事业单位,是新中国航海运动的发源地、航海界的“黄埔军校”和培养造就航海运动专业人才的摇篮。学校拥有航海界突出的专业、人才、技术和资源等优势,主要承担我国帆船、帆板、摩托艇等航海运动项目的训练、竞赛、教学、科研任务并为国家帆船帆板队的训练比赛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1979-1981年 各地恢复训练
1979年,各地开始恢复帆船训练,山东、上海、湖北、广东、江苏等省市相继组建起帆船队进行专业训练;1980年全国帆船锦标赛第一次举行;1981年中国帆船帆板协会成立。
1987年 第一支现代远航帆船队
1987年6月27日,上海海运学院在校大学生26人,驾驶“天琴号”、“天鹰号”两艘无动力训练帆艇,从上海出发,横跨东海,日本大隅海峡至日本神户访问,7月24日返回上海,航程2005海里。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支进行国际远航的帆船队。
1996-2000年 大帆船运动启蒙
1996年,香港企业家庞辉赠送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中国1号”大帆船;1997年帆船爱好者魏军为庆祝香港回归策划中国海帆船拉力赛;2000年第一届深港帆船赛顺利举办。这些启蒙活动都和香港密不可分。
2003-2007年 大帆船运动兴起
2003年,首届环海南岛帆船拉力赛的大胆尝试险情不断;2005年汪潮涌组建“中国之队”宣布参加世界最富盛名的美洲杯帆船赛;同年,魏军组织首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2007年,由多名深圳帆船爱好者策划组织的“纵横四海”洲际帆船远航活动圆满完成,他们在此后创立中国杯帆船赛,这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国际化大帆船赛。
2008年 青岛与奥帆赛结缘
2001年7月13日,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青岛也正式成为2008年奥帆赛举办城市。青岛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将具有百年历史的北海船厂迁至海西湾,在船厂旧址建成了占地30公顷、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提前两年完工,于2006年交付使用,并入选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随后在奥帆中心进行了两次奥运测试赛,很多国外选手第一次来到青岛参加比赛,他们都惊讶地表示,奥帆中心的现代智能和美丽景色超乎他们的想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了,青岛也正式进入奥运时代。为提高帆船比赛的现场观赏性,青岛奥帆赛首次设立了观众大坝、海上颁奖平台和奖牌轮,创造性地增设了胜利者返航线、帆板障碍滑航线,被世界帆联称为“青岛模式”。组委会还从餐饮、交通、住宿、抵离、注册、医疗卫生、观众服务、物流、技术保障等方面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从远道而来的挪威国王王后,到世界各地运动员,再到观赛市民,无一不感受到了青岛的奥运氛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青岛奥帆赛的组织获得了巨大成功。”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海因·维尔布鲁根表示:“奥帆赛比赛设施非常完善,志愿服务非常到位,组织工作非常出色,奥帆赛很成功”,并表示这是他见到的最完美的安保工作。国际帆联主席约仑·彼得森则表示:“青岛奥帆赛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帆赛。”
2008年后 多项国际赛事落户青岛
奥运会后,青岛相继成功引进和举办多项国际高端帆船赛事。2008~2009年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在青岛举行;2005~2018青岛连续7届承接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系列活动,并将继续举办2019~2020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成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历史上唯一八届连续停靠站;2011~2017年青岛举办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2013~2016年青岛举办四届世界杯帆船赛。
除了国际赛事,青岛的特色帆船赛事也红红火火,比如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不仅有国际帆船赛事,还涵盖文化、旅游、商贸数个领域,被誉为亚洲最大帆船节会。比如国际名校帆船赛,除了我们熟悉的北大、清华、浙大、海大之外,还吸引了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荷兰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来青参营参赛。针对企业家,还有‘上山下海’青岛企业帆船联赛,以及一系列的青少年比赛,可以说青岛的帆船赛事细分到了年龄、性别、职业等多个维度。
2012年 徐莉佳伦敦夺冠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激光雷迪尔级帆船比赛中,徐莉佳成功夺冠,为中国队实现奥运会帆船项目金牌零突破,同时也成为闭幕式上中国代表团旗手,媒体的高曝光率让大众对帆船的认知先前推动的一大步。
2013年 帆船之都助力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帆船之都”城市品牌也带动了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青岛与韩国、新加坡、印度、阿曼、南非、英国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地区间的帆船、风筝板、沙滩运动等休闲体育交流活动频繁,以青岛为起点打造依托东北亚、辐射东南亚、面向亚太和欧洲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休闲体育发展带。
同年郭川单人不间断环球挑战成功
历经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郭川驾驶“青岛号”荣归母港,成为第一位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挑战的中国人,同时创造国际帆联认可的Class40级别的世界纪录。
2015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青岛”号帆船航行暨北冰洋创纪录航行活动
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青岛市组建了以郭川为主的“中国·青岛”号帆船船队,开辟青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暨北冰洋创纪录航行活动。2015年,作为中俄两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青岛”号三体超级大帆船9月初从俄罗斯北部港口摩尔曼斯克出发,利用北冰洋融冰期窗口开放时间,采取不间断、无补的方式,经世界帆联认证,成功创造了北冰洋东北航线首个世界纪录。
2015年10月21日,“中国·青岛”号船队从青岛起航,开始海上丝绸之路航行,12月19日,抵达终点站摩纳哥,圆满完成航行活动。期间,积极宣传和推介青岛,促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商贸交流,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远东杯”助力中俄两国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是中国“帆船之都”青岛向世界发出的邀请,同时也是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从中国青岛到俄罗斯海参崴、韩国木浦,帆船将东北亚紧密连接。这项赛事填补了中日韩俄长距离帆船拉力赛的航线空白,被俄罗斯官方纳入东方经济论坛系列文化活动之一。
从2007年到2017年底,中国内地帆船赛事数量从3项比赛增长到181场比赛,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0%,特别在2014年国家46号文发布以及推进赛事审批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出台后,2015年的帆船赛事场次出现翻番增长。同时依靠潜在的巨大市场,国际知名赛事近些年不断走入中国,中国选手和船队也在快速走向世界。
在中国现代帆船运动发展长河中,青岛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奥帆赛还是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或者是“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青岛都以其进步、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彰显其无愧“帆船之都”的称号。